分类 杂谈 下的文章

文章记录作者实习经历,包括紧张入职状态、工作学习过程,借调到北京做文书工作,与领导聊天有收获也有不足,工作轻松有疏漏但及时处理,周五还去恭王府买明信片等。

这首诗以极简的工业意象构建了当代情感关系的残酷剧场,揭示后现代社会人际互动的异化本质。那些木纤维里的油墨残渣,或许是我们存在过的唯一证词。

这篇文章探讨了在情感中付出的复杂性。它指出,人们在为爱人付出的时候,可能会遇到爱人没有对等回应的情况,让人感到后悔。文章的核心问题是,我们“购买”的究竟是什么:是爱人的回应,还是为爱人付出的自我感动。

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离开北京的经历和感受。由于实习结束,作者不得不离开,未能与所有朋友告别,内心感到冷漠和焦虑。作者反思自己是否因为对某些事情的渴望而变得冷漠,以及是否因为内心的恐惧而去验证一些事情,导致不必要的伤害。文章表达了离别带来的情感复杂性,以及人们在面对离别时的焦虑和不安。

这篇文章是一位大陆高中生对香港近期事件的观察和思考。作者通过个人经历和周围环境的变化,感受到了香港事件对大陆的影响。他提到了同学们对香港“废青”的愤怒和指责,以及网络上流行的“我支持香港警察”等话题。作者认为,被管控的媒体虽然给社会带来了安定,但也失去了新闻的自由和中立,导致人们无法全面了解真相。他呼吁人们在阅读新闻时保持独立思考,质疑所看到的信息是否全面和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