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谈 下的文章

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在杭州与老朋友胡子和F君的一次聚餐经历。在聚餐中,F君对作者的迟到表示不满,这让作者对F君的印象进一步恶化。文章接着回忆了作者与F君以及一对双胞胎在高中时期的友谊,以及后来他们突然不再与作者交往的事件。作者一直以为是他们无故疏远了自己,但胡子提醒作者,实际上可能是由于一次生日事件和家长的影响导致了这段友谊的破裂。这让作者对记忆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对这段关系的判断。文章最后表达了作者对人际关系的困惑和对记忆不可靠性的感慨。

《罗小黑战记2》通过角色间的对话探讨了复杂的道德和立场问题。电影中,小黑选择站在“正确”的一边,而师姐则本能地站在自己种族这边,反映了对未知的恐惧和对人类不信任的态度。池长老和灵遥主张以战止战,认为人类的强大不会带来和平,而会长代表的交涉派则试图通过建立信任来维持和平。电影最终以绝对强者无限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冲突,讽刺地指出和平可能依赖于强者的微调。电影的核心议题是恐惧和生存本能,它们既是进步的动力,也是悲剧的根源。

这篇文章是作者对自己焦虑和强迫行为的反思和道歉。作者在半夜醒来时感到焦虑和心跳加速,意识到自己的强迫行为给亲友带来了不良影响。他认识到人际关系的不确定性和无法控制,以及自己对“答案”的执着可能源于对控制感的需求。文章引用了认知心理学和依恋理论来解释这种思维模式,并建议通过接纳不确定性和使用“自证预言”来改善情绪。最后,作者引用了暂停实验室的插图,强调接纳不是无奈之举,而是尊重规律的智慧选择。

文章通过对话和反思探讨了爱情的本质,指出现代社会中对爱的理解和实践往往被权力、控制和个人利益所扭曲。文章强调了真爱应该是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而不是占有和控制的欲望。最后,通过提问“你在乎吗?”和“我爱世界,你爱谁呢?”引发读者对于真正关心和爱护的深刻思考。

在SNS和AI时代,个人网站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用户习惯和搜索引擎优化面临挑战,个人网站能够提供结构化内容和交互体验,尤其是功能性网站和作品集网站。用户主动搜索的动机使得个人网站在AI时代重新获得影响力。信息竞赛中的OIer博客文化体现了知识共享和进步支持的互联网理想,这种文化在信息圈长久存在。作者通过心尺PsychoScales项目实践了知识共享的理念,无门槛开放内容并提供AI解读服务,以回馈互联网上的知识提供者。